2020年8月4日,一念行者信息:
關於:證悟“無身”的芬芳.

 

 

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那麼,人可以在活著時體會無身嗎?當然!若不如此,人怎能於此生得到真正的解脫呢。事實上,也只有在你活著時體會到無身,才是有意義的。倘若一個人死了,才能達成“無身”,那麼誰知道那個無身呢?“無身”這個概念,“無身”這種體驗,只對活人才有意義,只對活人才能存在。

 

當我們從六根、六塵、六識任何一處入手,抵達對心性的感知;當我們能從心性出發,再次去感知六根、六塵或六識時,就會發現,六根、六塵和六識,都從心性上脫落了。六根、六塵和六識之於心性,就像諸器物或諸微塵之於虛空。當然,身體作為六根之一,它之於心性,也像山河大地之於虛空一般。

 

當我們進入對心性的感知,並以心性去感知它自己時,我們就會體會到無身。無身的感知是:你感知到你並沒有身體,而眼前的這個身體,只是一種和你並無關聯的存在。呼吸、運動、感覺、感受等,並不能將身體牽向某處——例如,“這是我的身體”的感知或覺知。痛苦、呼吸困難或身體其他不適,也不能將身體牽向“這是我的”的感知。

 

無身的體驗中,身體和你沒有關聯,出現在身體上的感覺也沒有。在感知上你雖然感知到和身體沒有什麼關聯,但當身體飢餓、疼痛或有其他不適時,你仍會盡力為它解除。你對身體的態度,就像對你的寵物狗、寵物貓或其他昂貴或極其喜歡的寵物一樣。某種寵物你雖然喜歡,但你不會覺得它就是你或你的身體,同樣的,一個活在心性中,以心性活著的人,那身體對於他,也像這種感覺。
一個以心性活著的人,是一個無身者。他感知沒有身體,但他覺遍十方。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之物,了了分明,了了覺知,一樣不少。在心性的覺光中,六根、六塵、六識變得無來無去,因此在心光的世界無得無失。因而一個活在心性中的人變得十分安定,因為沒有得和失的幻覺影響到他們。

 

沒有得失的體驗就沒有寵辱憂患。你沒有身體可以失去,也沒有身體可以得到,因而生死於你就會變得寵辱不驚。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是的,你是可以變得無身的。不須捐舍這個身軀,也不必等到臨終之時,你是可以變得無身的。你可以體會到,你可以感知到,它可以變成你世界裡的事實,當你也去覓尋和體會諸佛所說的心性時。
心性於六根處有不同的名稱,於眼稱見性,於耳稱聞性……於身稱覺性,於念頭處稱知性。當六根歸一,統曰心性。或曰佛性,或大圓鏡智,或曰普提,或曰涅槃,種種名稱皆可,關鍵是體會到那是什麼。當你體會到那是什麼,名稱並不重要,甚至不給它名字也可以。

 

修觀見性,圓修耳根法門,或觀呼吸……都可以進入無身的感知和體驗中。所以,“及吾無身”是可能的,知見明晰,方法正確,加以時日,相信人人皆可以抵達“無身”的體驗或境界。君不見,楞嚴經中,有名的二十五弟子,及無數無量無名的弟子,皆悟入此境。得獲解脫,豈是虛哉。

 

當你活在“無身”的感知中,眼前這身體再也不能給你帶來苦。它可以帶來痛,但不再形成苦,痛苦是一件再不可能發生的事。疼痛在身體的世界變成一件極其單純的事。疼痛出沒於身體,就像彩虹出沒於天空,它像心跳,強烈、有力、鮮明,帶來生命的清醒。活在“無身”的感知中,這被稱為身體的存在,有病——很好,沒病——也很好。事實上,它一直很好,有病只是個傳說,健康、正常才是它一貫的事實,即使人們說它正在病入膏肓。即使這身體死去,也不能給人帶來恐慌和悲傷,相反,它帶來的是安詳和早已期待的走訪。

 

像煙花寂滅於天空,覺悟者看著自己死亡,那在他生命中看了百千萬億回的狀況。死亡不能令他感到驚訝,死亡只是在證明一切都很正常。無身的世界,根就是塵,塵就是識,識就是煙花夢幻。像看著一場夢結束一樣,他看著他此生收場。沒有恐慌,沒有哀傷,唯有安定和不慌不忙,這就是修持的力量,證悟的力量,覺知無身的芬芳。

 

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是的,證悟無身,百年無恙;證悟無身,朝夕芬芳。
謝謝收聽!感恩祝福!
原文:https://russ999.pixnet.net/blog/post/32374327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痞客 (謝謝訂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