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7:有些近期信息會集中收錄放在一起喔
【yachak】  
《1》.覺醒和第三眼的關係. (20191016)
《2》.靈性潛力論. (20191104)

2020年02月17日.星期一,yachak信息:
《1》.覺醒和第三眼的關係.於2019年10月16日.

在我們獲得開悟的智慧之前,我們的覺醒主要還是和第三眼的作用有關。第三眼不僅僅是尚待活化的靈性器官,作為能量系統的一部分它是連接靈性意識的通道。第三眼在古埃及被稱為“荷魯斯之眼”,它代表的是神權,以及對一切善惡人心的明辨、對過去和未來的洞悉。它就像鷹的眼睛,一覽無餘高高地俯視著一切人世間的事物。喚醒第三眼的力量不是為了支配別人,而是為了更好地自我掌控和瞭解真相。而我們要獲得靈性上的覺醒,同樣需要第三眼的靈性視覺,來看到作為社會角色和人格身份被世代編程的那一部分假我。通過第三眼的專注辨別,才能認識作為靈魂意識的那一部分真我。通過真我才能收回與生俱來的神賦權能。

第三眼處在大腦的中心位置,不能受到大腦的過度擠壓,過度勞作、思考、記憶、情緒化都會創造出頭腦幻象,從而影響第三眼的辨別功能和作用,這是一種不覺醒的狀態。覺醒意味著我們能夠超越頭腦的幻象,對當下發生的一切保有清醒的意識,全然整體地看到本質真相。無論頭腦還是情緒,在我們沒有開悟之前都屬於集體意識的一部分。我們需要弱化和釋放這些集體意識的影響,減少第三眼區域受到的壓迫,讓第三眼區域充分地活躍起來。

為了喚醒第三眼的靈性意識還需要進行平衡的訓練,努力達到自我掌控。一般人有限的理性平衡對啟發第三眼是沒有什麼作用的,真正的平衡需要經過長期的專注訓練,這只能通過禪修、瑜伽的方式來實現。當我們獲得穩定的平衡,我們才能夠借助第三眼的靈性通道連接宇宙能量,讓宇宙能量源源不斷地進入身體,幫助活化第三眼。活化的第三眼將和下降的靈魂意識結合,從而獲得覺醒。靈魂意識是超越頭腦和身體的,因此和當前的集體意識沒有從屬關係。靈魂意識越強大,對身體和頭腦的認同就越少,所以第三眼也被稱為靈魂的寶座,失去這個寶座我們就失去了靈性的根基。

可以通過禪定來強化第三眼的靈力,在禪定當中唯一不能失去的就是第三眼的中心意識,它就好比一盞燈一樣,一旦熄滅人就會睡著從而進入集體無意識。頭腦應該處在一個中庸的狀態,意識成為了頭腦的觀看者,成為了世界的旁觀者。覺醒可分為前覺醒狀態和後覺醒狀態,在前覺醒狀態裡面,意識只能保有短暫的體驗,比如在禪定當中,頭腦思維中斷、無思無慮的情況下,意識回到它的中心,和頭腦產生了脫離。

但是這種狀態能否在日常生活當中發揮作用,則取決於意識保有覺醒的時間長度。通過不間斷的平衡訓練覺醒的時間就會拉長,其牢固程度足以讓它在偏向頭腦無意識的剎那自覺醒來。在後覺醒狀態,不管頭腦是否活躍,意識都可以作為一個中立者而存在,不再受頭腦思考的影響,而且失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這是完全的覺醒狀態。在這裡頭腦的機能已經實現了部分改造和蛻變,這不僅會讓頭腦變得更協調、靈敏,也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外貌特質。

通過持續地專注於第三眼可以幫助激活我們的眉心輪,但是不能太用力否則容易受到擠壓,也容易眩暈。若有若無地把注意力放在眉心輪就是一種平衡的表現,它不意味著我們會立刻擁有精視能力,重要的是它能夠磁化我們的專注力,把我們帶入靈性的視野。同時它也是一個吸收靈性知識的中樞和門戶,任何非靈性的知識都會被阻擋在外。所以當我們有意無意地將意識焦點放在此處的時候,我們會擁有更多洞察的智慧。我們要習慣從第三眼的角度去看事物,因為左眼連接著右腦,右眼連接著左腦,肉眼只能看到事物的表相和我們想要看到的,唯有第三眼能看到實相。

第三眼和頭頂的穴竅(宇宙意識)、前額(神性入口)共同構成了一個神聖意識中心,得道者頭顱後面的光環就是這個神聖意識中心的反映。第三眼也常常和靈蛇聯繫起來,因為靈蛇代表的是昆達里尼能量,宇宙的原初物質。借助昆達里尼靈蛇的能量,我們會更容易激活第三眼。
謝謝收聽!感恩祝福!
原文:http://russ999.pixnet.net/blog/post/309960320

2020年02月17日.星期一,yachak信息:
《2》.靈性潛力論.於2019年11月04日.

每個人都有他獨一無二的潛力所在,往世的經驗構成了今生獲取進一步靈性成長的資本。但在我們完成世間對我們的測試和考驗之前,靈性的潛力通常是被封印的,無法完全顯現出來。通過一個人的聰明才智我們可以判斷出這個人將來的成就大小,但卻很難簡單判斷一個人將來是否能夠開悟。這就是靈性潛力和一般聰明才智的不同之處。好比將一張存有一百萬的信用卡交到一個小孩手裡,不僅是浪費也有誤用的可能,必須要等到小孩長大成熟能夠善用這筆財富為止,靈性潛力的解封也與此類似,足夠的人生經歷和靈性潛力是並行不悖的。

行走靈性道路需要成熟的心理素質和人格完善,這不同於一般的神秘能力,神秘能力有可能生來就會具有。靈性潛力主要是一種高度精神化的心智結構,靈性潛力在達到一定程度以後所有能力、知識都可以互通共享。為了達成最大的互通共享,靈魂的每一次出生都有一個尚待解決的課題,對應我們內在的靈性潛力必然有一個需要挑戰的人格弱點,倘若我們一開始就能夠恢復到前生的靈性潛力,那我們就沒辦法繼續修煉其它較弱的人格層面,因為我們會本能地拒絕或避開它。

但是靈性成長需要一個全面的、而非單一的知覺能力,靈魂需要一個完整的經驗,才能辨別一切虛妄價值並獲得真實智慧,所以它所遇到的挑戰正是它要恢復自身潛能和力量的重點所在。上升的道路很窄並非依賴有限智力,必須依靠心性的精細度才能辨別方向、保持穩定和平穩。而這種精細度是長期修行的累積。

解除靈性封印的過程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理解說明,分別是渴望、臣服、耐心、恩典。渴望必須由內心真實地升起;臣服意味著跟隨內心的引導、行動必須服務於成長的最高目的;耐心是等待成熟的機緣到來;恩典則是覺醒並釋放潛能的瞬間。恩典來自源頭,只有一個人的渴望、臣服、耐心達到臨界值的時候才有可能發生。解開靈性封印需要有幾把鑰匙,鑰匙的傳遞也是在內層面發生的。當我們靈性知覺打開以後,還需要跟隨內在嚮導去獲得這幾把鑰匙,這後面的成熟階段並不困難,難的是前面的準備階段。

有個瑜伽士去找一位靈性大師,說自己非常渴望成道,希望得到大師的恩典。大師讓他到一棵樹下靜坐三天三夜,然後再給出進一步指示。但是這個瑜伽士只待了半天時間就耐不住悄悄離開了。從這個簡單的例子說明,真正的心靈準備沒有這麼簡單,瑜伽士對成道的渴望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堅定和純粹,瑜伽士也對大師的能力一無所知,認為大師只是在故意難為他。內在的認識不足會導致懷疑的產生從而無法做到臣服,頭腦的計算矇蔽了內心的真相。由於無法讓頭腦臣服於內心渴望,必然失去耐心,淺嘗輒止無法堅持到底。而對大師而言,不管對瑜伽士的考驗是否有意還是無意,一切都是自然發生的結果。

測試和考驗不一定來自某個大師,在生活當中也隨時有可能發生,檢驗我們內心是否真的準備好了。源頭並不著急於釋放恩典,但是如果有一個人真的準備好了,恩典一定會精確無誤地如約到來。讓我們無法準備好的,除了知識的準備以外(但這只是時間問題),主要有兩種力量:
一種是世俗的力量,由於前世靈性經驗的部分封印,世俗力量就會接管,導致我們的內心力量不完整,內心有很多的糾結和衝突,害怕成為不同的個體。

第二種力量是人格弱點帶來的,它影響著我們在世俗世界和靈性世界之間找到一個平衡的支點,阻礙內在更大的臣服。企圖通過自己的個人力量去達到靈性成功是非常困難的,個人需要向更高的意志臣服,但是這個更高的意志必須是值得信任和經過檢驗的。在靈性內道一個人應該是以被動的姿態,努力聽從內在的聲音,才能穿越靈魂的暗夜;在外在生活一個人則需要主動去努力看清個人的問題,雖然這種不逃避的態度往往也是多次經驗失敗的打擊後才會逐步成熟的,在生活當中多次出現的類似麻煩和惡性循環模式就是我們著重要打破的人格弱點。

世俗力量包含著傳統、習俗、潮流、限制、壓抑、控制、誘導等等人為因素,同時也依賴對抗、衝突、仇恨、軟弱、恐懼等情緒來延續和滋養這種力量。憤怒和恐懼的能量是摩耶的手段之一,而摩耶則站在真理的對立面。一旦被這些能量抓住,我們就是存在於世俗力量的場域之內,我們不僅沒有擺脫世俗力量,反而越掙扎束縛越緊。

我們站的位置越高,看得就越遠,也就容易擺脫掉恐懼和憤怒的力量。一旦和集體意識站在同一個頻率範圍之內,我們就可能失敗,無論我們怎麼思想都是集體意識的一部分。我們的意識首先要能夠從對立當中超然出去,從更高的審視角度回放一切生活經驗,以便總結出最佳選擇。如果能夠這樣,擺脫了世俗力量的限制和干擾,我們的心智才會完整。

其次,個人的固執我見也是導致一個人心理不成熟的重要原因,比如愚昧、傲慢、嫉妒、猜疑等等。這樣的心理顯然是很難做到臣服的,因為臣服意味著放下自我,以便能夠從高我的位置看問題,必須做到對自我最客觀的覺察和認識,才能有意識地去敞開心靈容納所有對立面。只要我們還帶著這樣的人格面具,限制性思維就是一道硬傷,我們就很難認出我們要行走的靈性道路和個人方向。人格的弱點是釋放我們潛力的最後一個屏障。

能夠最終打開封印的人一定是個不畏懼艱難,有信心、總是不斷檢視自己的行為動機,堅持到底的人,這和一個人的年齡、學習時間長短沒有關係,主要和個人思想的不斷修正有關。一旦封印打開,那他就可以像一匹在平原上馳騁的駿馬,比任何時期的自己跑得都快。在靈性道路當中並沒有所謂的 “ 命中注定 ” ,改變有時候往往是一瞬間的事情。而那一瞬間將改變個人所有的歷史看法和假定結果。這個靈性的時間一旦開啟,外在時間就不再有參考意義。

每個尚未啟封的人都如同那個瑜伽士一樣,都有高估和自我想像的可能。同時每個人一生都會遇到幾次轉變的機會,但是能不能把握好卻是個人的選擇問題,沒有人可以代替自己做出選擇。如果覺醒是源頭對一切靈魂行使的內在驅動力(渴望),而我們又相信源頭是惟一的實在,擁有無限的能力。那我們當然可以把一切無法自己解決的重擔交給祂(臣服),只要我們堅持祂的道路就好(耐心)。一切對世俗的擔憂都是多餘的,當我們在道路不斷前進的同時,世俗力量的捆綁也會自然解脫(恩典)。業力是一種慣性力量,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這種力量在你的靈性強大時就可以逆轉(靈性潛力)。
謝謝收聽!感恩祝福!
原文:http://russ999.pixnet.net/blog/post/31128088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痞客 (謝謝訂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